|
基本功
二月的一天,山里的寒风凛冽。凌晨4点半,73岁的孔祥林走出家门,用有力的双腿驱动着略显佝偻的上身,往山里逐渐狭窄的峡谷尽头快步走去。
在两三公里外一个小停车场的城垛式围墙前,身子骨已经热乎了的孔祥林停下来,探身向前拉伸了几分钟腰部,接着一甩腿把腿架上围墙,双手抱鞋,把上身缓缓往腿上尽可能压下去。
热身结束,孔祥林的上身不佝偻了,轻快有力地交替着来了几组正蹬腿、侧踢腿和里合腿,动作过程始终上身正直,支撑腿伸直,踢出的腿挺直,脚尖勾起。
接着,孔祥林一个舞台亮相,右手撑出一个标准的“虎头爪”,然后迈着“台步”,字正腔圆地唱上了二流水,“……一声唤,你将那魏虎带上金銮(问斩),一想那魏虎我心好恼……”声调高亢激昂,他说,“唱完了,人就痛快了”。
以前唱戏频繁的时候,孔祥林都是3点就起床,顺着村里东西向的残长城攀登,一登几个小时到没人的地方,拉满体能训练后,再做腰腿肩部的充分拉伸。“那会儿唱戏是营生,一唱就是几天,没个好身子骨,站台上一旦架子垮了,戏也肯定唱不好了”。
孔祥林回忆起1962年的正月里,村里在唱《秦香莲》。“那年我13岁,那天我爸忽然兴致来了,说教我一出,2d34在家里就把词教给我了。我记性好,说两遍就记住了,然后就是下地走场,一撩帘,一撑胳膊,一瞪眼,但胳膊总是耷拉着,几次都不成。我爸抄起尺子照我肩膀打下来,尺子断成3截,疼得我眼泪哗哗往下流。我扭头就上了炕,哭喊着不学了,我爸抄起烧红了的火箸,上炕把我拽下来了,说‘你学不学,不学打死你’。我一听就重新撑胳膊,成了!”
如今生活好了,唱戏成了爱好,孔祥林一年也唱不了几台戏,即使登台,也就是个把小时。不过他说,甭管唱多久,架子不能垮,基本功还是不能落下。“平常的说话、走路,那不叫唱戏”。
山梆子戏
长峪城村有南北两座城池,两城正中间是长峪城村的标志性建筑
|
汇通财经 Copyright @ 2017-2020
All Rights Reserved |
|
|
|
|
|
|
|